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城鎮(zhèn)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五屆)邀請函 (同期召開固廢滲濾液大會、工業(yè)污泥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yè)廢水處理大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水業(yè)新聞 » 正文

大雨拷問 海綿城市為何難成吸水海綿? 40個東湖水給武漢澆了個“透心涼”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6-07-21  瀏覽次數(shù):256
核心提示:大雨拷問 海綿城市為何難成吸水海綿? 40個東湖水給武漢澆了個“透心涼”
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城鎮(zhèn)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五屆)邀請函 (同期召開固廢滲濾液大會、工業(yè)污泥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yè)廢水處理大會)

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城鎮(zhèn)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五屆)邀請函 (同期召開固廢滲濾液大會、工業(yè)污泥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yè)廢水處理大會)

大雨拷問 海綿城市為何難成吸水海綿?

第一財經 宏觀     重華 王玉鳳 2016-07-08 

今年7月初,對武漢城區(qū)最大的影響不是長江洪峰,而是城市內澇。

從6月30日開始的一場罕見強降雨,讓武漢市的部分地區(qū)陷入“一片澤國”。盡管7月7日開始天空已經放晴,但還未褪去的漬水仍在拷問,我們的“海綿城市”究竟去了哪里?

40個東湖水給武漢澆了個“透心涼”

今年是全球本輪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第二年,受其影響,我國南方的長江流域容易出現(xiàn)洪澇災害。從6月30日開始本輪降雨就把地處武漢市淋了一個“透心涼”。天空不是在四處“澆花”,而是好像直接往下“潑水”。

據人民網7月6日報道,從6月30日20時開始至7月6日10時,武漢國家基本氣象站記錄的本輪強降雨已累計降下560.5毫米。這場降雨突破了武漢自有氣象記錄以來的周持續(xù)性降水量最大值。

武漢的氣象新聞習慣用“下了幾個東湖”來形容當?shù)氐挠炅。如果把武漢站記錄的560.5毫米降雨量乘以武漢的土地面積(按8494平方公里計算)得到總雨水量,然后再除以東湖的最大水容量(約1.2億立方米),本次武漢一周累計降雨量,相當于下了約40個東湖的水體體積。作為曾經全國最大的城中湖,一個東湖的最大水容量相當于8個西湖(約1429萬立方米)。

這么大量的水在短短幾天之內降落到地面,在短時難以排出的情況下,積水成了這幾日關于武漢消息最密集的一個詞匯。

圖為武漢街道積水景象

由于持續(xù)降雨,武漢市區(qū)多個小區(qū)漬水嚴重。第一財經記者7月3日在武漢民族大道與雄楚大道交匯處的一小區(qū)看到,該小區(qū)停車場內幾十輛轎車被淹,膽大的業(yè)主組織人手下水一起拖出自己的車。車主把繩的一端捆在車庫外的一輛SUV上,另一端系在被淹沒的車上進行牽引。

在武漢市漢南區(qū)一小區(qū)的別墅區(qū),車輛道路積水沒過膝蓋,小區(qū)業(yè)主出行受阻。第一財經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一位業(yè)主甚至坐在一匹黑馬背上淌水前行,而小區(qū)旁的馬影河河水已漫上岸。

為了不讓下游城市既防外洪、又戰(zhàn)內澇,7月6日和7日上午,長江防總連續(xù)下達了兩道調度令,讓三峽水庫出庫流量由31000立方米每秒減小至25000立方米每秒后,繼續(xù)減小至20000立方米每秒,進一步緩解下游地區(qū)的防汛壓力,也為下游排澇留出空間。

盡管如此,在7月7日天氣轉晴之前,武漢城區(qū)的漬水仍然較為嚴重。

累積水量已經超過天然“海綿”排水極限

為何水難以排出,首先是連續(xù)的暴雨已經超過了城市的天然河湖體系所形成海綿系統(tǒng)的排水極限。

據當?shù)孛襟w報道,本輪強降雨,武漢的光谷和南湖片區(qū)是漬水最為嚴重的地區(qū),而這兩個片區(qū)都集中在武漢市內長江南岸的武昌地區(qū)。

據了解,武昌地區(qū)以武珞路和珞喻路為界,北側城市排水走東湖、沙湖水系,通過羅家港排入長江,南側城市排水走湯遜湖水系。光谷和南湖兩片漬水嚴重區(qū)域的排水主要依靠湯遜湖水系。

整個湯遜湖水系包含了湯遜湖、南湖、野芷湖等湖泊,并由南湖連通港、巡司河、青菱河連接各湖泊和長江,最終經湯遜湖泵站這個唯一排江口匯入長江。湯遜湖水系北起武珞路、珞喻路,南至江夏八分山、大花山,西臨長江,東至東湖高新三環(huán)線,整個流程長達20多公里,江夏區(qū)、武昌區(qū)、洪山區(qū)等地420平方公里內的雨水全都匯集在此。

圖為武漢市內湖區(qū)分布圖

進入到梅雨季節(jié)以來,武漢已經歷了4場強降雨襲擊,湯遜湖水系中的多數(shù)湖泊調蓄空間已滿。“暴雨頻下,水位跳漲,就像一個水袋子,水滿了雨還在下,對周邊排水管網形成頂托,低洼處易漬水,水又退得慢。”武漢市防辦排水處負責人在當?shù)孛襟w上表示。

據前期武漢市防汛辦的研判,僅湯遜湖水系中的南湖,其水位每增加0.1米,需要24小時退水。而這次降雨過程中,強度大,雨量大,已超過現(xiàn)有排水能力。

事實上,由于水利部和國家防總今年汛期之前就多次預警可能出現(xiàn)洪澇災害,武漢市在疏通自然水系上面已經提前了一些準備。今年6月以來,騰出湯遜湖水系的庫容、提升水系的過水能力已成為各方共識。

今年6月17日,武漢市將分隔大、小南湖達半個世紀的堤埂扒開,使得兩湖水系連通,打通了南湖東、北部地區(qū)雨水進入原小南湖的通道。6月22日至24日,武漢將南湖連通港的港渠整體寬度從10米擴至30米,原先彎道還“裁彎取直”,南湖連通港的過水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工程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抵不過雨量過大的沖擊。

參與過多地海綿城市項目建設的中國中冶海綿城市技術研究院院長周啟國對第一財經表示,水能否順利排出去,要看兩個方面的因素,即地下排水管的排水能力和地表水的匯集能力,F(xiàn)在問題一般出現(xiàn)在后者,地面上阻塞物過多,水流不過去,所以暴雨一旦來得又急又猛的話,排水能力就跟不上。

他以武漢為例,雖然武漢在去年就開始建設海綿城市,但這是一個從局部到整體的完善過程,“武漢是個豐水城市,地下水位高,水多,難以排得出去。加上這次暴雨強度太大,太集中了。”

根據武漢市城投集團發(fā)布信息顯示,為改善武昌曬湖、南湖一帶漬水問題,目前,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啟動建設。

據了解,該工程完工運行后,可解決湯遜湖水系排澇出口的規(guī)模不足,屆時南湖一帶雨水將會通過巡司河第二通道排入長江,完善區(qū)域排水系統(tǒng)。

持續(xù)填湖降低天然水系排水能力

天然水系排水不暢,還有填湖問題始終作祟。

曾經“百湖之城”武漢,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開發(fā),近90個湖泊因造田、建城而消失。其中,僅沙湖面積由2001年的4.7平方公里縮減到2013年的3.08平方公里。

因為不斷的填埋開發(fā),分塊切割隔斷了原來江湖聯(lián)通的自然蓄水、排水體系,減弱了城市對降水的蓄積消納能力。同時,被填湖地區(qū)地勢低洼加上排水不暢又加重了漬水發(fā)生的幾率。此次武漢市積水嚴重的部分小區(qū),正是建設在通過填湖形成新地段上。

武漢的填湖問題多次得到中央媒體的關注,《人民日報》在2015年年初曾刊登文章,喊出了一句“武漢,再也不能填湖了”。

武漢湖泊眾多 圖為武漢野芷湖

在媒體的記錄中,2012年5月31日武漢市委、市政府工作會上,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fā)曾表示,“沒有一座城市有武漢這么多的湖,但如果不能保住,我們就會背上千古罵名”。 2015年1月9日,武漢市人大審議通過了《武漢市湖泊保護條例》,以及《武漢市湖泊綜合管理考核辦法》,要求市區(qū)現(xiàn)有的40個湖泊,轄區(qū)內的166個湖泊一個都不能少、湖泊面積一寸也不能縮小。

在越來越嚴厲的監(jiān)督下,武漢的填湖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但控制填湖仍是一個綜合性問題,目前恐怕還難談根治。

這幾年,武漢每年都要開展電視問政,關于填湖、關于漬水,一直是市民關注的熱門話題。距離7月18日武漢電視問政還有不到兩周的時間,盡管武漢出臺了條例、修筑了工程、設置了湖長,出臺落實了一系列防止?jié)n水的舉措,但今年的武漢內澇和漬水問題可能還會被市民們提及。

人工“海綿”建設需要一張圖、一盤棋和一張網

除了天然湖泊的蓄水排洪,人工的排水體系建設也是確保城市遠離內澇的重要一環(huán)。

武漢是國家去年確定的16個海綿城市試點之一。周啟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海綿城市強調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簡單來說就是將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統(tǒng)的污染防治與生態(tài)修復結合起來,讓城市像海綿一樣,降雨時吸水,干旱時吐水,防止出現(xiàn)城市內澇。

在被確立為海綿城市試點后,武漢市水務局曾發(fā)布《武漢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根據該方案,開展青山和四新兩個示范區(qū)試點工作,計劃三年投資162.9億元,實施項目455個。計劃到2017年,兩大示范區(qū)內澇防治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

圖為海綿城市概念圖

根據該方案,至2017年末,武漢爭取實現(xiàn)城市雨水管理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青山示范區(qū)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70%,四新示范區(qū)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80%;年徑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50%。

2015年4月,距武漢市被確定為海綿城市第一批試點建設城市不久,中國中冶便承接了武漢市海綿城市建設課題研究這一項目,其實施的武漢市青山區(qū)臨江大道作為武漢市首條“海綿示范路”正式進入建設階段。

該路段共約4公里,即將完工的300米示范段。在已建成的道路邊,整個路面向花壇微傾,花壇比路面低。

據該項目的建設工程師介紹,采用下沉式綠化帶,正是這條“海綿道路”的特點之一。綠化帶最低處比路面低45厘米左右,花壇與道路連接處有雨水口,一旦下雨,雨水順著傾斜的路面經雨水口流入花壇內側的沉淀池,淤泥、雜質在此沉淀、過濾,雨水繼續(xù)下滲到花壇內,被喜水植物根系吸收,達到儲存雨水的作用。如果下大暴雨,超過一定的雨量,花壇內積蓄的水便會通過花壇中央的溢流口排入城市泵站。

圖為下沉綠地構造圖

就在此次暴雨中,當?shù)孛襟w曾經在7月1日實地探訪了這條路段。暴雨中,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上也沒有積水。

目前 ,包括武漢在內的海綿城市試點地區(qū)的海綿項目建設還正在進行之中。海綿城市的建設涉及規(guī)劃、建設、市政、園林、水務、交通、財政、發(fā)改、國土、環(huán)保等多個部門。如果不能打破管理體制的障礙、做不到“規(guī)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張網”,勢必事倍功半,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周啟國對第一財經表示,海綿城市不僅僅是涉及對水的利用,還囊括了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牽扯到多個部門,是整個城市的事情。絕大部分地方政府對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性認識非常到位,在大力推廣這個理念,但是有些地方認為這只是單純的排水項目,把它變成一個部門的事情,這樣推動起來比較難。

周啟國還建議,大力推進海綿城市項目的設計施工一體化。

“建設部一直在推進設計施工一體化,以節(jié)省成本,以及確保工程進度和整個建設的水準,事實上這也被證明了的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海綿城市的建設更要推行設計和施工的一體化,因為它的技術含量很高,是城市各方面建設的集成,系統(tǒng)化考慮的因素也比較多”,周啟國說,推進設計施工一體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責任清晰。以前,項目一出問題的話,設計方和施工方就容易互相推諉。

除了建設與規(guī)劃,資金建設海綿城市需要突破的障礙。

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體量大,需要較強的資金運作能力,在當前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很多地方都希望用PPP的方式來建設。但僅靠企業(yè)一方也難以承擔PPP所需要的資金,金融機構也早已進入到這個領域。

比如,中冶集團與郵儲銀行共同設立1000億產業(yè)基金支撐新興戰(zhàn)略產業(yè)發(fā)展,同時積極采取國家推行的PPP模式,聯(lián)合社會資本共同承接項目。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同中國交建也共同發(fā)起成立了規(guī)模150億元的“中交建壹期基金”來投向基礎建設的PPP項目。

今年年中的城市內澇有可能倒逼海綿城市建設繼續(xù)提速。

目前,北京、天津、大連等14個城市進入第二批試點名單。長城證券一項研報認為,保守估計,到2020年海綿城市累計投資規(guī)模有望達到1.9萬億元,到2030年有望達到7.6萬億元。

海綿城市建設還需地下管廊配套加持

利用海綿城市,雖然能把雨水蓄積,但在雨量過多是仍需要有效的排水通道。為了進一步強化城市的排水能力,周啟國表示,綜合管廊是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工程設施,是一種新的建設理念和模式。如果排水用管廊的模式,排水能力就很強大,水流進來就能排走。

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將有助于消除反復開挖地面的“馬路拉鏈”問題和蜘蛛網式架空線的情況,并提升管線安全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

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海綿城市要與棚戶區(qū)、危房改造和老舊小區(qū)更新相結合,并和地下管廊建設結合起來,要在城市新區(qū)、各類園區(qū)、成片開發(fā)區(qū)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在基礎設施規(guī)劃、施工、竣工等環(huán)節(jié)都要突出相關要求。增強建筑小區(qū)、公園綠地、道路綠化帶等的雨水消納功能,在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等擴大使用透水鋪裝。

圖為地下管廊截面示意圖

盡管申報的項目較多,但包括珠海、昆明等地實施的地下管廊項目主要在新建城區(qū)配合新建道路實施,而老城區(qū)如何實施地下管廊仍是需要突破的課題。

周啟國也分析,綜合管廊如果在城市建設一開始或者在新城區(qū)建設之初就規(guī)劃進去,水當然能最大限度地自流,也能節(jié)省投資和管理費,不過現(xiàn)在很多是老城區(qū),在這些地方推動起來難度較大。

2015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擴大公共產品供給,提高城鎮(zhèn)化質量。從全國來看,地下管廊已經開啟了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僅在2015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評審工作中,共有142個城市申報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總投資8907億元,已經吸引了眾多企業(yè)加入。

中冶集團黨群工作部宣傳處副處長于博向記者表示,為了進一步搶抓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等新興產業(yè)市場機遇,中冶集團率先設立了中國中冶管廊技術研究院、中國中冶海綿城市技術研究院、中國中冶美麗鄉(xiāng)村與智慧城市技術研究院,已經成立了國內首家管廊專業(yè)化公司。

其它幾家建筑業(yè)央企方面,中建股份聯(lián)合體中標十堰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合同額35.5億元;中國鐵建與廈門簽約建設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中國中鐵旗下的中鐵四局承建了?谑械叵戮C合管廊試點項目;中國交建也同多個地方簽署了地下管廊項目。

2016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湖北武漢CBD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xiàn)場時曾說,我們的城市地上空間高樓林立,發(fā)展勢頭很好,但在地下空間利用的深度和廣度上,與發(fā)達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地下空間不僅是城市的“里子”,更是巨大潛在資源。要積極探索PPP模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地下管廊建設。這是城市品質提升的重要舉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導讀:近內澇導致“看海”城市正從我國沿海城市向內陸城市、從南方城市向北方城市快速擴散,甚至擴大到干旱少雨的西安、沈陽等西部和北部城市,且這一趨勢開始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長此以往,曾經的“你困在家中看海,看海的人在岸上看你”般的旁觀心情,必將變成“一起泡在家里看海”的切膚之痛。

來源:能源世界

  內澇導致“看海”城市正從我國沿海城市向內陸城市、從南方城市向北方城市快速擴散,甚至擴大到干旱少雨的西安、沈陽等西部和北部城市,且這一趨勢開始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長此以往,曾經的“你困在家中看海,看海的人在岸上看你”般的旁觀心情,必將變成“一起泡在家里看海”的切膚之痛。


  無論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從科學規(guī)劃層面提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恢復城市自然生態(tài)”,還是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日前印發(fā)的《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編制暫行規(guī)定》,明確要求各地抓緊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設市城市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草案,無疑都是在為各地掀起的“海綿城市建設熱”再添“火力”。毫無疑問,海綿城市建設已經成為國家核心戰(zhàn)略之一,一舉一動自然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從2012年首次提出概念至今,尤其是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已歷時一年,暴雨來襲,為何海綿城市難成吸水海綿?本篇,試圖以今年入汛以來武漢城市內澇為例,分析一二。


 

  今年7月初,對武漢城區(qū)最大的影響不是長江洪峰,而是城市內澇。


 

  從6月30日開始的一場罕見強降雨,讓武漢市的部分地區(qū)陷入“一片澤國”。盡管7月7日開始天空已經放晴,但還未褪去的漬水仍在拷問,我們的“海綿城市”究竟去了哪里?


 

  40個東湖水給武漢澆了個“透心涼”


 

  從6月30日開始本輪降雨把武漢市淋了一個“透心涼”。天空不是在四處“澆花”,而是好像直接往下“潑水”。


 

  據人民網7月6日報道,從6月30日20時開始至7月6日10時,武漢國家基本氣象站記錄的本輪強降雨已累計降下560.5毫米。這場降雨突破了武漢自有氣象記錄以來的周持續(xù)性降水量最大值。


 

  武漢的氣象新聞習慣用“下了幾個東湖”來形容當?shù)氐挠炅。如果把武漢站記錄的560.5毫米降雨量乘以武漢的土地面積(按8494平方公里計算)得到總雨水量,然后再除以東湖的最大水容量(約1.2億立方米),本次武漢一周累計降雨量,相當于下了約40個東湖的水體體積。作為曾經全國最大的城中湖,一個東湖的最大水容量相當于8個西湖(約1429萬立方米)。


 

  這么大量的水在短短幾天之內降落到地面,在短時難以排出的情況下,積水成了這幾日關于武漢消息最密集的一個詞匯。


 


 



 

  圖為武漢街道積水景象


 

  由于持續(xù)降雨,武漢市區(qū)多個小區(qū)漬水嚴重。第一財經記者7月3日在武漢民族大道與雄楚大道交匯處的一小區(qū)看到,該小區(qū)停車場內幾十輛轎車被淹,膽大的業(yè)主組織人手下水一起拖出自己的車。車主把繩的一端捆在車庫外的一輛SUV上,另一端系在被淹沒的車上進行牽引。


 

  在武漢市漢南區(qū)一小區(qū)的別墅區(qū),車輛道路積水沒過膝蓋,小區(qū)業(yè)主出行受阻。第一財經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一位業(yè)主甚至坐在一匹黑馬背上淌水前行,而小區(qū)旁的馬影河河水已漫上岸。


 

  為了不讓下游城市既防外洪、又戰(zhàn)內澇,7月6日和7日上午,長江防總連續(xù)下達了兩道調度令,讓三峽水庫出庫流量由31000立方米每秒減小至25000立方米每秒后,繼續(xù)減小至20000立方米每秒,進一步緩解下游地區(qū)的防汛壓力,也為下游排澇留出空間。


 

  盡管如此,在7月7日天氣轉晴之前,武漢城區(qū)的漬水仍然較為嚴重。


 

  累積水量已經超過天然“海綿”排水極限


 

  為何水難以排出,首先是連續(xù)的暴雨已經超過了城市的天然河湖體系所形成海綿系統(tǒng)的排水極限。


 

  據當?shù)孛襟w報道,本輪強降雨,武漢的光谷和南湖片區(qū)是漬水最為嚴重的地區(qū),而這兩個片區(qū)都集中在武漢市內長江南岸的武昌地區(qū)。


 

  據了解,武昌地區(qū)以武珞路和珞喻路為界,北側城市排水走東湖、沙湖水系,通過羅家港排入長江,南側城市排水走湯遜湖水系。光谷和南湖兩片漬水嚴重區(qū)域的排水主要依靠湯遜湖水系。


 

  整個湯遜湖水系包含了湯遜湖、南湖、野芷湖等湖泊,并由南湖連通港、巡司河、青菱河連接各湖泊和長江,最終經湯遜湖泵站這個唯一排江口匯入長江。湯遜湖水系北起武珞路、珞喻路,南至江夏八分山、大花山,西臨長江,東至東湖高新三環(huán)線,整個流程長達20多公里,江夏區(qū)、武昌區(qū)、洪山區(qū)等地420平方公里內的雨水全都匯集在此。


 


 



 

  圖為武漢市內湖區(qū)分布圖


 

  進入到梅雨季節(jié)以來,武漢已經歷了4場強降雨襲擊,湯遜湖水系中的多數(shù)湖泊調蓄空間已滿。“暴雨頻下,水位跳漲,就像一個水袋子,水滿了雨還在下,對周邊排水管網形成頂托,低洼處易漬水,水又退得慢。”武漢市防辦排水處負責人在當?shù)孛襟w上表示。


 

  據前期武漢市防汛辦的研判,僅湯遜湖水系中的南湖,其水位每增加0.1米,需要24小時退水。而這次降雨過程中,強度大,雨量大,已超過現(xiàn)有排水能力。


 

  事實上,由于水利部和國家防總今年汛期之前就多次預警可能出現(xiàn)洪澇災害,武漢市在疏通自然水系上面已經提前了一些準備。今年6月以來,騰出湯遜湖水系的庫容、提升水系的過水能力已成為各方共識。


 

  今年6月17日,武漢市將分隔大、小南湖達半個世紀的堤埂扒開,使得兩湖水系連通,打通了南湖東、北部地區(qū)雨水進入原小南湖的通道。6月22日至24日,武漢將南湖連通港的港渠整體寬度從10米擴至30米,原先彎道還“裁彎取直”,南湖連通港的過水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工程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抵不過雨量過大的沖擊。


 

  參與過多地海綿城市項目建設的中國中冶海綿城市技術研究院院長周啟國對第一財經表示,水能否順利排出去,要看兩個方面的因素,即地下排水管的排水能力和地表水的匯集能力,F(xiàn)在問題一般出現(xiàn)在后者,地面上阻塞物過多,水流不過去,所以暴雨一旦來得又急又猛的話,排水能力就跟不上。


 

  他以武漢為例,雖然武漢在去年就開始建設海綿城市,但這是一個從局部到整體的完善過程,“武漢是個豐水城市,地下水位高,水多,難以排得出去。加上這次暴雨強度太大,太集中了。”


 

  根據武漢市城投集團發(fā)布信息顯示,為改善武昌曬湖、南湖一帶漬水問題,目前,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啟動建設。


 

  據了解,該工程完工運行后,可解決湯遜湖水系排澇出口的規(guī)模不足,屆時南湖一帶雨水將會通過巡司河第二通道排入長江,完善區(qū)域排水系統(tǒng)。


 

  持續(xù)填湖降低天然水系排水能力


 

  天然水系排水不暢,還有填湖問題始終作祟。


 

  曾經“百湖之城”武漢,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開發(fā),近90個湖泊因造田、建城而消失。其中,僅沙湖面積由2001年的4.7平方公里縮減到2013年的3.08平方公里。


 

  因為不斷的填埋開發(fā),分塊切割隔斷了原來江湖聯(lián)通的自然蓄水、排水體系,減弱了城市對降水的蓄積消納能力。同時,被填湖地區(qū)地勢低洼加上排水不暢又加重了漬水發(fā)生的幾率。此次武漢市積水嚴重的部分小區(qū),正是建設在通過填湖形成地段的新樓房。


 

  武漢的填湖問題多次得到中央媒體的關注,《人民日報》在2015年年初曾刊登文章,喊出了一句“武漢,再也不能填湖了”。


 


 



 

  武漢湖泊眾多 圖為武漢野芷湖


 

  在媒體的記錄中,2012年5月31日武漢市委、市政府工作會上,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fā)曾表示,“沒有一座城市有武漢這么多的湖,但如果不能保住,我們就會背上千古罵名”。 2015年1月9日,武漢市人大審議通過了《武漢市湖泊保護條例》,以及《武漢市湖泊綜合管理考核辦法》,要求市區(qū)現(xiàn)有的40個湖泊,轄區(qū)內的166個湖泊一個都不能少、湖泊面積一寸也不能縮小。


 

  在越來越嚴厲的監(jiān)督下,武漢的填湖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但控制填湖仍是一個綜合性問題,目前恐怕還難談根治。


 

  這幾年,武漢每年都要開展電視問政,關于填湖、關于漬水,一直是市民關注的熱門話題。距離7月18日武漢電視問政還有不到兩周的時間,盡管武漢出臺了條例、修筑了工程、設置了湖長,出臺落實了一系列防止?jié)n水的舉措,但今年的武漢內澇可能還會讓不少武漢當?shù)乇粏栒墓賳T汗顏。


 

  人工“海綿”建設需要一張圖、一盤棋和一張網


 

  除了天然湖泊的蓄水排洪,人工的排水體系建設也是確保城市遠離內澇的重要一環(huán)。


 

  武漢是國家去年確定的16個海綿城市試點之一。周啟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海綿城市強調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簡單來說就是將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統(tǒng)的污染防治與生態(tài)修復結合起來,讓城市像海綿一樣,降雨時吸水,干旱時吐水,防止出現(xiàn)城市內澇。


 

  在被確立為海綿城市試點后,武漢市水務局曾發(fā)布《武漢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根據該方案,開展青山和四新兩個示范區(qū)試點工作,計劃三年投資162.9億元,實施項目455個。計劃到2017年,兩大示范區(qū)內澇防治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


 


 



 

  圖為海綿城市概念圖


 

  根據該方案,至2017年末,武漢爭取實現(xiàn)城市雨水管理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青山示范區(qū)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70%,四新示范區(qū)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80%;年徑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50%。


 

  2015年4月,距武漢市被確定為海綿城市第一批試點建設城市不久,中國中冶便承接了武漢市海綿城市建設課題研究這一項目,其實施的武漢市青山區(qū)臨江大道作為武漢市首條“海綿示范路”正式進入建設階段。


 

  該路段共約4公里,即將完工的300米示范段。在已建成的道路邊,整個路面向花壇微傾,花壇比路面低。


 

  據該項目的建設工程師介紹,采用下沉式綠化帶,正是這條“海綿道路”的特點之一。綠化帶最低處比路面低45厘米左右,花壇與道路連接處有雨水口,一旦下雨,雨水順著傾斜的路面經雨水口流入花壇內側的沉淀池,淤泥、雜質在此沉淀、過濾,雨水繼續(xù)下滲到花壇內,被喜水植物根系吸收,達到儲存雨水的作用。如果下大暴雨,超過一定的雨量,花壇內積蓄的水便會通過花壇中央的溢流口排入城市泵站。


 


 



 

  圖為下沉綠地構造圖


 

  就在此次暴雨中,當?shù)孛襟w曾經在7月1日實地探訪了這條路段。暴雨中,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上也沒有積水。


 

  目前 ,包括武漢在內的海綿城市試點地區(qū)的海綿項目建設還正在進行之中。海綿城市的建設涉及規(guī)劃、建設、市政、園林、水務、交通、財政、發(fā)改、國土、環(huán)保等多個部門。如果不能打破管理體制的障礙、做不到“規(guī)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張網”,勢必事倍功半,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周啟國對第一財經表示,海綿城市不僅僅是涉及對水的利用,還囊括了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牽扯到多個部門,是整個城市的事情。絕大部分地方政府對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性認識非常到位,在大力推廣這個理念,但是有些地方認為這只是單純的排水項目,把它變成一個部門的事情,這樣推動起來比較難。


 

  周啟國還建議,大力推進海綿城市項目的設計施工一體化。


 

  “建設部一直在推進設計施工一體化,以節(jié)省成本,以及確保工程進度和整個建設的水準,事實上這也被證明了的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海綿城市的建設更要推行設計和施工的一體化,因為它的技術含量很高,是城市各方面建設的集成,系統(tǒng)化考慮的因素也比較多”,周啟國說,推進設計施工一體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責任清晰。以前,項目一出問題的話,設計方和施工方就容易互相推諉。


 

  除了建設與規(guī)劃,資金建設海綿城市需要突破的障礙。


 

  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體量大,需要較強的資金運作能力,在當前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很多地方都希望用PPP的方式來建設。但僅靠企業(yè)一方也難以承擔PPP所需要的資金,金融機構也早已進入到這個領域。


 

  比如,中冶集團與郵儲銀行共同設立1000億產業(yè)基金支撐新興戰(zhàn)略產業(yè)發(fā)展,同時積極采取國家推行的PPP模式,聯(lián)合社會資本共同承接項目。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同中國交建也共同發(fā)起成立了規(guī)模150億元的“中交建壹期基金”來投向基礎建設的PPP項目。


 

  今年年中的城市內澇有可能倒逼海綿城市建設繼續(xù)提速。


 

  目前,北京、天津、大連等14個城市進入第二批試點名單。長城證券一項研報認為,保守估計,到2020年海綿城市累計投資規(guī)模有望達到1.9萬億元,到2030年有望達到7.6萬億元。


 

  海綿城市建設還需地下管廊配套加持


 

  利用海綿城市,雖然能把雨水蓄積,但在雨量過多是仍需要有效的排水通道。為了進一步強化城市的排水能力,周啟國表示,綜合管廊是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工程設施,是一種新的建設理念和模式。如果排水用管廊的模式,排水能力就很強大,水流進來就能排走。


 

  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將有助于消除反復開挖地面的“馬路拉鏈”問題和蜘蛛網式架空線的情況,并提升管線安全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


 

  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海綿城市要與棚戶區(qū)、危房改造和老舊小區(qū)更新相結合,并和地下管廊建設結合起來,要在城市新區(qū)、各類園區(qū)、成片開發(fā)區(qū)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在基礎設施規(guī)劃、施工、竣工等環(huán)節(jié)都要突出相關要求。增強建筑小區(qū)、公園綠地、道路綠化帶等的雨水消納功能,在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等擴大使用透水鋪裝。


 


 



 

  圖為地下管廊截面示意圖


 

  盡管申報的項目較多,但包括珠海、昆明等地實施的地下管廊項目主要在新建城區(qū)配合新建道路實施,而老城區(qū)如何實施地下管廊仍是需要突破的課題。


 

  周啟國也分析,綜合管廊如果在城市建設一開始或者在新城區(qū)建設之初就規(guī)劃進去,水當然能最大限度地自流,也能節(jié)省投資和管理費,不過現(xiàn)在很多是老城區(qū),在這些地方推動起來難度較大。


 

  2015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擴大公共產品供給,提高城鎮(zhèn)化質量。從全國來看,地下管廊已經開啟了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僅在2015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評審工作中,共有142個城市申報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總投資8907億元,已經吸引了眾多企業(yè)加入。


 

  中冶集團黨群工作部宣傳處副處長于博向記者表示,為了進一步搶抓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等新興產業(yè)市場機遇,中冶集團率先設立了中國中冶管廊技術研究院、中國中冶海綿城市技術研究院、中國中冶美麗鄉(xiāng)村與智慧城市技術研究院,已經成立了國內首家管廊專業(yè)化公司。


 

  其它幾家建筑業(yè)央企方面,中建股份聯(lián)合體中標十堰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合同額35.5億元;中國鐵建與廈門簽約建設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中國中鐵旗下的中鐵四局承建了?谑械叵戮C合管廊試點項目;中國交建也同多個地方簽署了地下管廊項目。


 

  2016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湖北武漢CBD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xiàn)場時曾說,我們的城市地上空間高樓林立,發(fā)展勢頭很好,但在地下空間利用的深度和廣度上,與發(fā)達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地下空間不僅是城市的“里子”,更是巨大潛在資源。要積極探索PPP模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地下管廊建設,這是城市品質提升的重要舉措。

 


 


 

天津未來發(fā)展"海綿城市" 蓄水防澇調理生態(tài)系統(tǒng)

 

來源:北方網  發(fā)布時間:2016-07-21

“海綿城市”示范區(qū)顯示神奇魔力 路面沒有積水

來源:北方網      2016-07-21

  天津北方網訊:在昨天的這場暴雨中,本市已建成的“海綿城市”示范區(qū)顯示神奇魔力。離天津文化中心不遠的隆昌路上積水沒過腳踝,而整個文化中心利用獨特的調蓄方式,路面沒有積水,湖水沒有漫堤,雨水在這里自由吐納。(北方網編輯張瑜)


 

北京暴雨襲城 “看海模式”急需轉成海綿城市

7月20日,北京暴雨襲城。

當天11時30分,北京市氣象臺升級發(fā)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目前城區(qū)及南部地區(qū)6小時累計降水量達70毫米左右,局地超過100毫米,預計至20日傍晚強降水持續(xù)。房山區(qū)還于12時30分發(fā)布暴雨紅色預警,18時解除。門頭溝區(qū)于13時10分發(fā)布暴雨紅色預警,18時30分解除。

暴雨導致北京市部分道路積水嚴重,公交、地鐵、鐵路、機場等交通設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其中,首都機場受天氣等綜合原因影響已取消航班237架次。多處地鐵口因漏雨采取臨時封閉措施,其中地鐵大興線黃村火車站還采取了臨時封站措施。公交方面,截至7月20日19時,受降雨影響,共有191條公交線路采取措施,其中甩站措施134條,區(qū)間措施28條,繞行措施9條,等停、停駛措施20條。

據北京氣象局介紹,與2012年“7.21”特大暴雨相比,本次暴雨的雨強相對小,但影響時間和降雨量都大于四年前。從7月19日01時到7月20日18時,本次降雨持續(xù)時間近42小時,且仍將繼續(xù),大于2012年的近20小時。降雨量方面,2012年“7.21”全市平均170毫米,城區(qū)平均215毫米,而此次這兩個數(shù)據分別為175.9毫米和218.6毫米。

暴雨預警及應急管理有所改善

此次暴雨,北京市氣象局、國土局、水文總站、防汛指揮部門都發(fā)布了預警信息。

北京市氣象臺于8時40分發(fā)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并于11時30分升級發(fā)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北京市防汛指揮部于9時升級為Ⅲ級應急響應,11時50分升級為 Ⅱ級應急響應。

北京市水文總站12時35分發(fā)布洪水黃色預警,預計13到14時,北京市北運河流域羊坊閘斷面將出現(xiàn)28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13時提示,預計14到15時北京市通惠河樂家花園達到洪水藍色預警標準、北運河流域張家灣達到洪水黃色預警標準;19時15分發(fā)布洪水黃色預警,預計20時至21時北京大清河流域大石河漫水河斷面將出現(xiàn)12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據北京市水務局確認,這是北京市首次發(fā)布洪水預警。

市國土局和市氣象局20日15時聯(lián)合升級發(fā)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橙色預警。未來二十四小時,房山、門頭溝、延慶、昌平、海淀、豐臺、石景山等山區(qū)發(fā)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北京市防汛辦11時16分左右還通過短信等方式提醒市民注意暴雨情況,減少戶外活動。

“和2012年‘7.21’特大暴雨相比,這次的預警和應急管理更好。”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張紀海說。據其介紹,“7.21”特大暴雨后,北京市加強了相應的準備工作,編制了應急預案。在立交橋等特殊地點、重要場所準備了重要的設備裝備;疏通了相應的遺留問題,比如排查受堵的管道,銜接原有管道和新建管道;開展了應急演練訓練,儲備應急物資等等。“這些平時的管理是老百姓不容易看到的,但會對應急效果產生直接影響。”

7月19日22時15分,北京市防汛指揮部總指揮、市長王安順在市防汛指揮中心要求深刻吸取“7·21”特大自然災害經驗教訓,做好各項準備措施,確保不死人、不泡車。對此,張紀海表示,能打這個包票很不容易。可以說,北京市對應急管理越來越重視了。

此外,他認為,公民意識也在逐步提高。“這次預警發(fā)布后,朋友圈里都在傳播,提醒大家不要前往危險地帶,說明大家越來越重視了。除了行政部門的力量,公民自救和自我約束、應急能力的提升也是很關鍵的。”

不過,張紀海同時指出,北京市暴雨預警和應急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2012年以后,北京多個部門都編制了應急預案,但其中有些預案“相對來說比較空”,需要細化,加強操作性。有些部門在應急設施設備的檢測檢修方面做得還不夠好,這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而且,平時對應急管理的重視程度還需要提高。除了高層領導要重視,相應的職能部門也要相互配合,因為應急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需要交通、防汛、水務等多個部門聯(lián)動。

另外,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邸蘇闖、北京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總工程師劉洪偉等人今年6月發(fā)布的論文《北京城市暴雨預警及應急管理現(xiàn)狀與挑戰(zhàn)》中指出,雖然北京市在細化預警指標、分區(qū)預警和網格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還存在預警發(fā)布頻率高,短歷時暴雨預警不及時,閾值標準缺少靈活性,應急響應主要依靠經驗等問題。

“有些問題也不是應急管理部門能解決的。最近一二十年,北京城市發(fā)展快,人口多,城市病加重,這就要求城市規(guī)劃要優(yōu)化,要考慮極端天氣等特殊問題。”張紀海補充說。

地下管廊還是海綿城市?

“7.21”特大暴雨后,北京市開始了防洪排澇等工程建設。

“城市排澇主要還是一些低洼地段,比如下沉式立交橋。自2012年‘7.21’特大暴雨事件后,北京市政府花了不少錢解決下沉式立交橋積水問題,例如增加水泵排量,甚至配備臨時電源。”北京排水集團退休專家譚乃秦說。

2013年初開始,北京市啟動24座下凹式立交橋升級改造工程,并準備了多套防洪排澇預案。在“7.21”特大暴雨中,蓮花橋等20座立交橋出現(xiàn)了嚴重積水,北京為其配建了蓄水池。北京市城市道路養(yǎng)護管理中心還通過增加集水坑及水浸報警系統(tǒng),完善排水設施,阻止客水進入通道等改造方式,對13座積水嚴重通道進行排水改造。

但這次暴雨期間,行人仍舊匆忙,汽車乘風破浪,北京市民又開啟了“看海模式”。

“一個是跟北京地形有關。北京城區(qū)地處平原,海拔低,整個城市的高差不大,排水落差小,水流不暢,排水難。”譚乃秦說。

而且,與其他管線相比,排水管線的建設難度最大。

“其他管線在建設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地鐵等阻礙,可以走上或者走下,但排水管線不能這樣,再有阻擋也得想辦法繞過去,哪怕讓那個阻礙讓路。還要保證每千米有兩米左右的高度差,不然水排不出去。”譚乃秦說,這就造成排水管線建設難度高,資金消耗大。

但他指出,盡管地下管廊建設成本越來越高,但有條件的地方還是要搞地下管廊,這樣一勞永逸。

此外,北京市在過去幾十年的建設中,填墊了太平湖,并將部分護城河改為暗溝,喪失了雨水調蓄空間。很多地面又都硬化了,雨水無法下滲。

“2012年后,盡管北京市在給排水設施方面做了一些建設,但跟不上城市擴張速度。地面硬化速度越來越快,城市徑流越來越猛,北京地下管網基礎又不好,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消化不了強降水。”中國海綿城市倡導者、反城鄉(xiāng)硬化運動發(fā)起人劉波說。

在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看來,北京市需要建立綠色海綿系統(tǒng),綜合解決水澇、干旱和地表水質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

2012年“7.21”暴雨后,俞孔堅曾致信時任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建議“建立‘綠色海綿’解決北京雨洪災害”。四年過去了,他仍舊堅持這一觀點。

在他看來,“海綿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采用,代表著生態(tài)雨洪管理思想和技術已經從學界走向管理層面,并在實踐中得到有力的推廣。但是,不難發(fā)現(xiàn)相關操作指南主要圍繞以LID技術、水敏感性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等雨洪管理技術而展開,也越來越聚焦于城市內部排水系統(tǒng)和雨水利用、管理,并且在具體技術層面的詮釋依舊未能擺脫對現(xiàn)有治水途徑中“工程性措施”的依賴。


 

俞孔堅曾撰文指出,海綿城市為在不同尺度上綜合解決中國城市中突出的水問題及相關環(huán)境問題開啟了新的旅程,包括雨洪管理、生態(tài)防洪、水質凈化、地下水補給、棕地修復、生物棲息地的營造、公園綠地營造及城市微氣候調節(jié)等。

劉波也表示,像地下管廊仍屬于灰色基礎設施,消耗大量鋼筋水泥,開發(fā)城市地下空間,改變城市地質結構。特別是現(xiàn)有大城市地面建設成熟,沒有必要如此“傷筋動骨”,技術難度大、投資高。

劉波建議,正在做的和準備做的工程項目都要按照低影響開發(fā)原則。在內澇和熱島效應嚴重的地區(qū),盡快啟動生態(tài)修復。以流域或者匯水區(qū)為單元開展生態(tài)改造。這樣做,可以扭轉內澇現(xiàn)象,把城市變成海綿,消化雨水吸納能力。


 

netease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危昱萍


 

政府性債務和城投專題研究之十四:海綿城市與海綿城市債

研報招商證券


 

在加強城市基礎建設的背景下,為解決部分城市“雨后看海”、“雨后即旱”的問題,2012年海綿城市的概念首次在我國提出,2014年關于其建設的規(guī)范性文件《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試行》正式頒布。

(1)政策支持:

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支持符合標準的企業(yè)發(fā)行企業(yè)債券、公司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和項目收益票據等募集資金,用于海綿城市建設項目。中央財政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給予專項資金補助,一定三年,具體補助數(shù)額按城市規(guī)模分檔確定,直轄市每年6億元,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

(2)特殊金融支持:

住建部、國家開發(fā)銀行和農業(yè)開發(fā)銀行相繼發(fā)布《推進開發(fā)性金融支持海綿城市建設》的通知,提高政策性金融機構對海綿城市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

通過擴大信貸便利、PSL支持的方式拓展海綿城市建設的融資渠道,增強信貸資金對海綿城市建設的保障力度。

(1)極端天氣下的建設重點:

近階段由于暴雨天氣,我國長江流域部分城市出現(xiàn)大面積積水,城市內澇問題再次凸顯,給地方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加快以解決城區(qū)排水、污水治理、城市生態(tài)化建設等為核心的海綿城市建設成為城市基礎建設的熱點問題。

(2)創(chuàng)新融資模式下的機會:

在國家鼓勵對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投資背景下,為新一輪債券的發(fā)行帶來契機,雖然對于海綿城市建設國家鼓勵與民間資本合作的PPP模式,但由于海綿城市建設的公益性、長周期性及弱經濟收益性,債券融資仍然是重要的融資方式,可以作為重要的投資標的給予關注。

本文將從海綿城市的定義入手,簡要介紹外國海綿城市建設經驗,結合國家層面政策和地方政府政策,從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是否納入地方政府采購計劃、是否有國開行、國開證券參與、主體評級層次,募資項目的收益方式等4個方面進行篩選進行個券梳理。

 

濟南:“海綿城市” 建設讓小區(qū)蓄住水,分擔城市壓力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濟南:“海綿城市” 建設讓小區(qū)蓄住水,分擔城市壓力
 

20日暴雨停歇后, 小區(qū)內仍有雨水流向山師東路。本報記者 孟燕 攝

位于名士豪庭二區(qū)的雨水收集設施, 井蓋下是一個組合水池, 用來儲存雨水。 本報記者 孟燕 攝

本報記者 孟燕 王皇 實習生 姜珊

省城不少住宅小區(qū)多是硬化路面, 一旦暴雨來襲, 會出現(xiàn) “內澇” , 而小區(qū)內匯集的地面徑流也會對周邊市政雨水管網形成強烈沖擊。 暴雨來臨前, 記者探訪部分小區(qū)的雨水收集系統(tǒng), 系統(tǒng)可將雨水留在小區(qū), 減少對市政雨水管網沖擊。 而根據省城 “海綿城市” 建設要求, 小區(qū)要設置雨水收集調蓄等設施。

小區(qū)路面硬化

雨水沖向市政道路

20日凌晨的暴雨, 山師東路兩側水流成河。 “小區(qū)都是硬化路面, 儲水能力很差, 除了流到下水道里的,全順著地勢流到山師東路上去了。 ”山師東路東側一小區(qū)居民劉先生坦言, 周邊不少小區(qū), 都存在這種狀況。記者探訪不少老小區(qū)發(fā)現(xiàn), 小區(qū)內仍是雨污混流, 降雨時, 雨水從屋面順著排水管流到地面后, 沒有接入地下, 而是直接往路面排。 此外, 小區(qū)內已硬化, 沒有專門的雨水管道、雨水箅子, 積水只能順著地勢往更低一些的市政道路的雨水箅子排。

目前, 市政部門已開始部分片區(qū)的排水改造, 但主要針對的是開放式小區(qū)。 上述工作人員說, 目前市中區(qū)正進行七里山片區(qū)和大觀園片區(qū)雨污混流改造, 改造的主要是開放式小區(qū)道路, 還有不少封閉式老小區(qū)不在市政改造范圍。 歷下區(qū)今年對菜市片區(qū)改造, 但也屬開放式小區(qū)道路。

雨水收集系統(tǒng)

少向市政管網排兩成水

省城部分小區(qū)建設了雨水收集系統(tǒng), 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綠化、 洗車等。 在名士豪庭二區(qū)1號樓前, 小區(qū)物業(yè)工程部經理李學震指著一塊綠地介紹, “井蓋下面是PP模塊組合水池, 容量有120方, 小區(qū)道路、 綠地等處都建了收集口, 雨水通過管道沉淀后被儲存到池內。 ” 李學震解釋, 這個雨水收集系統(tǒng)在2011年底投用, 蓄水池主要收集路面、 屋頂排水管下來的和整個小區(qū)的雨水。 雨水進入管道后通過主管道進入蓄水池, 通過沉淀、 過濾等措施, 然后再使用。 收集起來的水主要用于綠化、 灌溉草坪、清潔路面、 洗車等。 “后期主要維護管道、 電耗, 成本每個月三四百塊。 ”

記者了解到, 如果新建社區(qū)全部使用雨水收集系統(tǒng), 小區(qū)外的市政雨水管網排放量可減少20%。 一個容積為100立方米的雨水過濾桶,在濟南1年可收集雨水約2600立方米, 其中有2000立方米可再利用, 回用率超過75%。

但是在實施 “海綿城市” 建設前, 省城有雨水收集系統(tǒng)的小區(qū)不到10個, 主要是由于前期需要投入十幾萬到幾十萬。

海綿城市建設

要求小區(qū)留住雨水

據保守統(tǒng)計, 濟南每年大約有3000萬立方米雨水白白流失。 小區(qū)建設雨水收集系統(tǒng), 一方面節(jié)約用水;另一方面減少市政雨水管網的壓力。20日, 濟南市節(jié)水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小區(qū)建設蓄水池、 透水路面等收集的雨水除了直接用于綠化、 保潔等, 還間接用于補充地下水。 ” 以往城建設計理念, “是將小區(qū)雨水盡可能排入市政管網, 但排水設施建得越完善, 向市政管網流得越快, 越容易對市政管網形成沖擊。 ” 而現(xiàn)在的理念, “海綿城市” 要求片區(qū)開發(fā)前后, 水文保持不變。

“如果開發(fā)前都是土壤, 80%雨水能下滲, 20%形成地面徑流排走, 那么開發(fā)后也達到這樣效果。 但現(xiàn)在小區(qū)建成路面硬化后, 可能只有20%下滲, 80%都成為地面徑流流向市政管網。 ” 2015年,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 發(fā)布, 這意味著, 今后小區(qū)開發(fā)建設要考慮雨水收集相關配置。

記者手記

換 個 排 水 思 路 , 比 改 建 設 施 更 可貴

每到暴雨來臨, 城市 “看海” 總觸動著市民的神經。 一方面, 濟南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 “節(jié)水保泉” 壓力巨大;但另一方面, 雨季時充沛的降水迅速白白流走, 沖向市政管網和河道, “消化” 不了的就造成城市內澇。

按照以往的思路, 是對排水系統(tǒng)進行大規(guī)模改建, 讓雨水快速匯集到河道泄洪溝等流走。 但是換個 “排水” 思路,將部分雨水收集利用起來, 既能節(jié)水環(huán)保涵養(yǎng)地下水源, 還能減輕市政排水設施壓力, 這就是 “海綿城市” 的建設理念。 這在暴雨過后更顯必要和迫切, 也對城市設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報記者 孟燕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yè)網/>
</div>
<div   id= 
 
[ 行業(yè)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先進水技術博覽(Part 15)|低碳型裝配式污水廠探索與實踐 直播時間:2024年6月29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6-29 10:00:00 開始 吳迪   博士: 百年持續(xù)迭代,新型生物膜工藝在提質增效、督察常態(tài)化背景下的典型應用 直播時間:2024年6月20日(周四)14:00—16:00 2024-06-20 14:00:00 開始
Paul Westerhoff院士、王鵬教授等人領銜空氣取水學術與科技高端論壇 直播時間:2024年6月8日(周六)08:50 2024-06-08 08:50:00 開始 報告題目:《湖南省排水系統(tǒng)溢流控制技術導則》解讀及相關技術探討  報告人簡介:  尹華升,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湖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湖南省非開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排水協(xié)會副秘書長;
Water & Ecology Forum: 水與生態(tài)新起點 直播時間:2024年5月24日(周三)14:30 2024-05-24 14:30:00 開始 中國水環(huán)境治理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方向 直播時間: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14:00—16:00 2024-05-28 14:00:00 開始
5月22日下午丨《城鎮(zhèn)排水管網系統(tǒng)診斷技術規(guī)程》宣貫會 直播時間:2024年5月22日(周三)14:00-16:00 2024-05-22 14:00:00 開始 雙碳背景下污泥處置資源化路徑探索--杜炯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第四設計院總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上海土木工程學會會員、復旦大學資源
JWPE 網絡報告/用于快速現(xiàn)場廢水監(jiān)測的折紙微流體裝置 直播時間:2024年5月13日(星期一)19:00 2024-05-13 19:00:00 -楊竹根  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教授、高級傳感器實驗 紫外光原位固化法管道修復全產業(yè)鏈質量控制倡議 直播時間:2024年5月7日(星期二)9:00-16:30 2024-05-07 09:00:00 開始
華北院 馬洪濤 副總工:系統(tǒng)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應與不應——海綿城市建設正反案例1 直播時間:2024年4月30日(周二)9:30 2024-04-30 09:30:00 開始 高效納濾膜:中空纖維納濾膜的特點與應用 直播時間:2024年4月27日(周六)10:00-11:00 2024-04-27 10:00:00 開始-先進水技術博覽(Part 14)
聚力水務科技創(chuàng)新、中德研討推進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特邀德國亞琛工業(yè)大學Max Dohman 直播時間:2024年4月14日(周日)15:00 2024-04-14 15:00:00 開始 康碧熱水解高級厭氧消化的全球經驗和展望 | 北京排水集團高安屯再生水廠低碳運營實踐與探索 直播時間:2024年4月10日(周三)14:00—16:00 2024-04-10 14:00:00 開始
世界水日,與未來新水務在深圳約一個高峰論壇 直播時間:2024年3月22日(周五)08:30—17:30 2024-03-22 08:30:00 開始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直播時間:2024年3月14日(周四)14:00 2024-03-14 14:00:00 開始    題目:占地受限情況下的污水廠水質提升解決方案 主講人:程忠紅, 蘇伊士亞洲 高級
華北設計院:高密度建成區(qū)黑臭水體整治效果鞏固提升要點分析 直播時間: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開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學堂科技學習周”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qū)青年設計師技術交流與分享論壇 直播時間: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開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學堂科技學習周”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qū)青年設計師技術交流與分享論壇 直播時間: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開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學堂科技學習周”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qū)青年設計師技術交流與分享論壇 直播時間: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開始
大灣區(qū)青年設計師論壇直播預告(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qū)青年設計師技術交流論壇)  “醒年盹、學好習、開新篇”2024年“云學堂科技學習周”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qū)青年設計師技術交流與分享論壇 山東日照:“鄉(xiāng)村之腎”監(jiān)管裝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農村辦負責人時培石介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tǒng)被稱為“鄉(xiāng)村之腎”,對于農村水環(huán)境的改善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人工濕地國際大咖/西安理工大學趙亞乾教授:基于人工濕地技術的污水凈化之路 直播時間: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開始 馬洪濤院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與污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統(tǒng)籌推進的一些思考 直播時間: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開始
2024年水務春晚 直播時間: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開始 《以物聯(lián)網技術打造新型排水基礎設施》 直播時間: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開始--劉樹模,湖南清源華建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
WPE網絡報告:作者-審稿-編輯視野下的高水平論文 直播時間: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開始 核心期刊:中國給水排水》繼續(xù)入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中國給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鎮(zhèn)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宣貫會 直播時間: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開始 【直播】【第五屆水利學科發(fā)展前沿學術研討會】王浩院士:從流域視角看城市洪澇治理與海綿城市建設
先進水技術博覽(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監(jiān)測技術 中國城鎮(zhèn)供水排水協(xié)會城鎮(zhèn)水環(huán)境專業(yè)委員會2023年年會暨換屆大會 直播時間: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開始
第二屆歐洲華人生態(tài)與環(huán)境青年學者論壇-水環(huán)境專題 直播時間: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開始 JWPE網絡報告:綜述論文寫作的一點體會 直播時間: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開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強志民研究員:紫外線水消毒技術 再生水 水域生態(tài)學高端論壇(2023)熱帶亞熱帶水生態(tài)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會議 直播時間: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開始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務與科技創(chuàng)新高峰論壇 直播時間: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開始 中國水協(xié)團體標準《城鎮(zhèn)污水資源與能源回收利用技術規(guī)程》宣貫會通知 中國城鎮(zhèn)供水排水協(xié)會
2023年11月14日9:00線上舉行直播/JWPE網絡報告:提高飲用水安全性:應對新的影響并識別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題:“對癥下藥”解決工業(yè)園區(qū)污水處理難題   報告人:陳智  蘇伊士亞洲 技術推廣經理 直播時間: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開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環(huán)境治理與水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長江水環(huán)境治理關鍵      直播時間: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開始
《水工藝工程雜志》系列網絡報告|學術論文寫作之我見 直播時間: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開始 污水處理廠污泥減量技術研討會 直播時間: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開始
技術沙龍 | 先進水技術博覽(Part 12) 直播時間: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開始 直播題目:蘇伊士污泥焚燒及零碳足跡概念污泥廠 主講人:程忠紅 蘇伊士亞洲 技術推廣經理  內容包括: 1.	SUEZ污泥業(yè)務產品介紹 2.	全球不同焚燒項目介紹 3.	上海浦東污泥焚燒項目及運營情況
中國給水排水第十四屆中國污泥千人大會參觀項目之一:上海浦東新區(qū)污水廠污泥處理處置工程 《水工藝工程雜志》系列網絡報告 直播時間: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曉昌  愛思唯爾期刊《水工藝工程雜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八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網大會  (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  同期召開中國給水排水 2024年 海綿城市標準化產業(yè)化建設的關鍵內容 結合項目案例,詳細介紹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技術體系及標準體系,探討關鍵技術標準化產業(yè)化建設的路徑,提出我國海綿城市建設的發(fā)展方向。
報告題目:《城鎮(zhèn)智慧水務技術指南》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平臺: 主講人簡介:  簡德武,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xiàn)任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總院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信息技術委員會副主 第一輪通知 | 國際水協(xié)第18屆可持續(xù)污泥技術與管理會議 主辦單位:國際水協(xié),中國科學院  聯(lián)合主辦單位:《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 等
技術沙龍 | 先進水技術博覽(Part 11) 直播時間: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廣東匯祥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術總監(jiān)  天津萬 中國水業(yè)院士論壇-中國給水排水直播平臺(微信公眾號cnww1985):自然—社會水循環(huán)與水安全學術研討會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鐵酸鉀氧化技術的機理新認知及應用 直播時間: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開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黃河”之山西省再生水產業(yè)化發(fā)展專題講座 直播時間: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開始
珊氮自養(yǎng)反硝化深度脫氮技術推介會 直播時間:2023年7月21日(周五) 歐仁環(huán)境顛覆性技術:污水廠擴容“加速跑”(原有設施不動,污水處理規(guī)模擴容1倍!出水水質達地表水準IV類標準。苿游鬯卫硖豳|增效。  誠征全國各地污水廠提標擴容工程需求方(水務集團、BOT公司、設
直播預告|JWPE網絡報告:自然系統(tǒng)中難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與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國給水排水 直播題目: 高排放標準下污水中難降解COD的去除技術     報告人:蘇伊士亞洲 技術推廣經理 程忠紅
WaterTalk|王凱軍:未來新水務 一起向未來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yè)委員會以網絡會議形式舉辦“水與發(fā)展縱論”(WaterTalk)系列學術報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題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術的迭代更新 主講人: 程忠紅 蘇伊士亞洲 技術推廣經理  大綱:  高密池技術原理 不同型號高密池的差異和應用區(qū)別 高密池與其他
BEST|綠色低碳科技前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國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時間: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開始 日照:“碳”尋鄉(xiāng)村振興“綠色密碼”  鳳凰網山東    鄉(xiāng)村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村振興的底色才會更亮。我市堅持鄉(xiāng)村建設與后續(xù)管護并重,市、區(qū)、鎮(zhèn)聯(lián)
BEST論壇講座報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預算和未來全球碳循環(huán)的不穩(wěn)定性風險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國際水協(xié)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國際水協(xié)IWA創(chuàng)新項目獎PIA獲獎項目介紹分享會 直播時間: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開始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數(shù)據、人工智能及云計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務系統(tǒng)Hubgrade 直播時間:2023年3月15日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平臺會議通知 | 2023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清華大學王凱軍教授團隊等)
中國污水千人大會參觀項目之一: 云南合續(xù)環(huán)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谑形鞅捞端|凈化中心 中國給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劉銳平  清華大學 環(huán)境學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高濃度硝酸鹽廢水反硝化脫氮過程強化原理與應用 會議時間: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務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實踐分享 直播時間: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對話嘉賓:竇秋萍  華霖富水利環(huán)境技術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總經理 主持人:李德橋   歐特克軟件(中國)有限 蘇伊士 直播時間: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題目:污泥處理處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講人:程忠紅,蘇伊士亞洲  技術推廣經理 特邀嘉賓:劉波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二院總工 教
蘇伊士 直播時間:12月27日14:00-16:00;復雜原水水質下的飲用水解決方案    陳智,蘇伊士亞洲,技術推廣經理,畢業(yè)于香港科技大學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業(yè)的給水及污水處理,對蘇伊士 曲久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基于模擬仿真的污水處理廠數(shù)字化與智慧化:現(xiàn)狀與未來 直播時間: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2022城鎮(zhèn)溢流污染控制高峰論壇|聚焦雨季溢流污染控制的技術應用與推廣 中國給水排水
王愛杰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教授,國家杰青,長江學者,國家 領軍人才:廣州大學學術講座|低碳水質凈化技術及實踐 直播時間:2022年12月18日 9:30 國際水協(xié)會哥本哈根世界水大會成果分享系列網絡會議 直播時間:2022年12月15日 20:00—22:00
德國專場直播主題:2022 中國沼氣學術年會暨中德沼氣合作論壇 2022 中國沼氣學術年會暨中德沼氣合作論壇德國專場 時間:2022年12月20日  下午 15:00—17:00(北京時間) 2022中國沼氣學會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中德沼氣合作論壇的主論壇將于12月15日下午2點召開
技術交流 | 德國污水處理廠 計算系列規(guī)程使用介紹 城建水業(yè) WaterInsight首期丨王志偉教授:膜法水處理技術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直播時間:2022年12月10日 10:00—11:00
處理工藝專場|水業(yè)大講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飲安全和智慧提質 直播時間:2022年12月8日 8:30—12:15 建設管理專場|水業(yè)大講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飲安全和智慧提質 直播時間:2022年12月7日 14:00—17:15
國際水協(xié)會哥本哈根世界水大會成果分享系列網絡會議 直播時間:2022年12月8日 20:00—22:00 Training Course for Advanced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ed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
12月3日|2022IWA中國漏損控制高峰論壇 直播時間:2022年12月3日(周六)9:00—17:00 2022-12-03 09:00:00 開始 國際水協(xié)會哥本哈根世界水大會成果分享系列網絡會議(第八期) 直播時間:2022年12月1日 20:00—22:00 2022-12-01 20:00:00 開始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智慧輸配專場|水業(yè)大講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飲安全和智慧提質 直播時間:2022年11月30日 14:00—17:05 2022-11-30 14:00:00 開始 國際水協(xié)會哥本哈根世界水大會成果分享系列網絡會議(第七期) 直播時間:2022年11月25日 20:00—22:00 2022-11-25 20:00:00 開始
國標圖集22HM001-1《海綿城市建設設計示例(一)》首次宣貫會   直播時間:2022年11月24日 13:30—17:30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平臺 【 李玉友,日本國立東北大學工學院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系教授,博導,注冊工程師】顆粒污泥工藝的研究和應用:從UASB到新型高效脫氮和磷回收
中國建科成立70周年|市政基礎設施綠色低碳發(fā)展高峰論壇   直播時間:2022年11月22日 13:30—18:25   2022-11-22 13:30:00 開始 國際水協(xié)會哥本哈根世界水大會成果分享系列網絡會議(第六期)   直播時間:2022年11月22日 20:00—22:00
會議預告| 國際水協(xié)會哥本哈根世界水大會成果分享系列網絡會議(第五期) 中國給水排水 奮進七十載 起航新征程|中國市政華北院第十屆科技工作會議暨慶祝建院七十周年大會  直播時間:2022年11月18日 9:30   2022-11-18 09:00:00 開始
樊明遠:中國城市水業(yè)的效率和服務要做一個規(guī)范     樊明遠 世界銀行高級工程師 黃綿松  北京首創(chuàng)生態(tài)環(huán)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環(huán)保事業(yè)部總經理,正高級工程師  獲清華大學博士學位:海綿城市系統(tǒng)化運維的挑戰(zhàn)與實踐  直播時間:2022年11月16日 18:30  黃綿松  北京
全國節(jié)水高新技術成果展云端活動周尋水路  污水回用專場      轉發(fā)直播贈送  中國給水排水電子期刊  !。  直播抽獎 100份 中國給水排水電子期刊  。! 首屆全國節(jié)水高新技術成果展即將開幕,同步舉行的節(jié)水時光云端活動周”也將于2022年11月15日10:00-12:00 、14:30-17:00,在云端與水務行業(yè)的專家朋友見面!    在這即將到來激動
推薦行業(yè)資訊
點擊排行